首页 公益 扶贫“巧干”挖掘“金山银山”

扶贫“巧干”挖掘“金山银山”

坚持生态与脱贫并重,推动乡村美景“变身”致富产业;精准发挥政府帮扶之力,扶贫路子越走越宽。

  新华社重庆12月11日电 题:扶贫“巧干”挖掘“金山银山”——重庆4个未摘帽县探索脱贫新路

  新华社记者李松

  地处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城口、巫溪和酉阳、彭水县,是重庆最后4个未摘帽的贫困县。地处偏远,贫困程度深,如何啃下扶贫“硬骨头”?这4个县坚持生态与脱贫并重,推动乡村美景“变身”致富产业;精准发挥政府帮扶之力,扶贫路子越走越宽。

  环保与脱贫攻坚相得益彰

  夕阳晚照,青石之间,错落点缀的粉黛乱子草随风飘摇……酉阳县叠石花谷景区以怪石与鲜花的组合一炮而红,开园当日就吸引了游客2万多人次。

  几年前,这个“网红”景区还是一片石漠化区域,水土流失严重,农民广种薄收,脱贫步子迈得艰难。

  “想脱贫,光守着石头疙瘩可不行。还得从生态修复上下功夫。”叠石花谷景区负责人周永乐说,他们请来规划、植物专家,在3000多亩土地上重新培土、培肥,在石头之间间种适宜花卉,实现环境提质升级。

  在叠石花谷,伴随生态美丽蝶变而来的,是不少农民生产经营形态的更新升级。“过去我在石头缝里种菜,一年辛苦下来,剩不下几个钱。”村民冉学儒说,如今他家的农家乐就开在景区边,月收入一两万元。

  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,不是句空话,要从一项项规划、一个个细节中体现。”酉阳县板溪镇党委书记黄强说。

  在板溪镇山羊村,游客漫步在石板路上,两旁柳树、桂花树摇曳生姿。木头房因山就势,被改造成一间间雅致的茶室、书屋。山羊村没搞大拆大建,而是利用好原生态的山水林田资源,既改善了环境,也推动了脱贫工作。

  贫困户有了股金收入

  又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的日子,城口县棉沙村便民服务中心前挤满了村民。今年,棉沙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近20万元。其中,贫困户陈伦平一家分到了2000多元。

  “我们以前是个‘空壳村’,发展产业大伙儿各搞各的,没有统一组织,容易‘打乱仗’。”棉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理事长陈学江说,2017年以来,县里试点财政补助为村集体发展注入启动资金,带动村民抱团创业。

  “依托财政扶持,村里启动资源变资产、农民变股东等改革。我们还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,与外来资本合作,发展物业租赁。”陈学江说,如今村集体的仓储物流、乡村休闲设施都租出去了,租金收入稳定。

  “县里已投入近8000万元,推动18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。村民抱团发展并撬动资本投入,打出脱贫增收‘组合拳’。”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曾棱说。

  类似信用贷款、小额担保贷款、财政资金股权量化到户等创新形式,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扶贫作用。

  在彭水县长溪村,贫困户王茂英刚卖出一批牛,赚了3万多元。她说,肉牛养殖能起步,多亏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。仅在长溪村,短短两三年,就有近20户贫困户在扶贫信贷支持下,发展起肉牛、蔬菜等规模种养殖。

  “智志双扶”

  “脱贫路上,内心的动力比外来的帮扶更重要。”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说。

  近些年,城口县仓房村脱贫迈出了大步,一条条公路延伸进村、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,村民也焕发出创造新生活的热情:“在扶贫路上,政府帮我们一把,我们自己也要有志气,加油努力干。”

  在仓房村,教育落后曾是村民心中之痛。靠着家长和学生努力、政府支持,这个偏远的山乡有了新的精气神。1997年时仓房村大学生0人、高中生5人、初中生19人;到了2017年,这三组数字分别达到27人、46人、177人。

  不少地方还创新机制,让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、监督全过程,脱贫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。

  在巫溪县渔沙村,为发展肉牛养殖,杨自清等群众代表与政府、企业工作人员一道去河南购牛,对肉牛质量好坏、价格是否公道全程把关。杨自清说,搞扶贫产业是咱自己的事情,一点不能含糊。牛壮了卖出去,家家户户都受益,脱贫信心更足了。

[ 责编:钟蕾蕾 ]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合肥热线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hefeirx.com/gongyi/2071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